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始终将PBL项目式学习作为提升学生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通过为不同年级设置相应的项目式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维、锻炼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春暖花开,正是候鸟北归的季节,同时也是同学们走进自然、观察生命的好时机。结合第一单元主题living things(有生命的事物),在科学英语融合课上,二年级的同学们一起探索了动物的行为以及食物链相关知识,通过阅读丰富多彩的绘本,同学们了解了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特别是关于鸟类的知识。
在英语美术融合课上,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让自然界的“食物链”跃然纸上,并用英语作了注释
为了保护这些可爱的鸟儿,让它们越冬北归后,在城市中找到一片落脚歇息的土地,二年级的同学们利用在科学课上学习的材料知识,从别人设计的喂鸟器中获取灵感,通过改造身边的废弃物品,亲手制作了自己的喂鸟器。
同学们将制作精美的喂鸟器小心翼翼地悬挂在他们认为鸟儿会来“光顾”的地方,等待着他们的小客人。接下来的日子里,同学们每隔几天就会去观察喂鸟器中鸟食的变化,并通过拍照和画画的方式,将它们的变化记录下来。
根据同学们观鸟计划的工整度和完成情况,老师们在各班级中评选出了“观鸟小达人”,没有被选中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再接再厉,也许下次获奖的就是你!
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本次PBL项目式学习,同学们不仅强化了所学习英语单词的运用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了“食物链”相关的科学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亲手制作喂鸟器,孩子们得以走近大自然,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去了解、探索和接触地球上可爱的生灵,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学会了安静等待、仔细观察与自主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运用于实践,方能转化成学生受益终生的“能力”,也只有如此,才能让教育真正为生命成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