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过不过新年?他们的新年与中国的新年有什么不同?11月22日下午,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与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彼尔姆第二学校的同学们,一起上了一节跨越山海的语文课。
上课之前,老师教给孩子们俄语“你好”的说法,当俄罗斯同学们的笑脸出现在屏幕上时,一声声稚嫩的“扑里位也特”(俄语:你好)传达了孩子们对俄罗斯朋友们的欢迎;屏幕对面的同学们也用一声声生涩的“你好”回应着大家的热情。
走近了解中国年
互道你好打破了大家初见时的紧张与羞涩,随后,崔冬雨老师开始了今天的课程。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崔冬雨老师用动画的形式向中俄两国的孩子们介绍了年兽的由来,并引出了守岁、挂灯笼、燃鞭炮、贴春联等一系列传统习俗。
同学们纷纷举手,为俄罗斯朋友们讲解每个习俗的含义。
俄罗斯同学们在课堂上聚精会神,认真地学习着中国新年的历史文化。
一起动手包饺子
饺子
Chinese dumpling
饺子是汉族人民的传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俄罗斯也有“饺子”这种食物,但无论是制作方法还是使用馅料都和中国饺子有很大的区别。
在课堂上,中俄双方的老师们为大家准备了橡皮泥和小海绵,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一起动手,把中国饺子的制作方法教给了异国的朋友们。大家包的“饺子”虽然千奇百怪,但都是劳动的结晶,如果换成真正的食材,想必一定非常美味。
俄罗斯同学们也都干劲十足,一个个饺子包得工工整整,比起中国孩子来也不遑多让。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40分钟的时间在欢笑声中很快就过去了,窗外轻快的下课铃声与孩子们的依依不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课程最后,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们用中国传统的“揖礼”向远方的朋友们道别,俄罗斯的孩子们也学着向同学们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