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一缕秋日光阴,奔赴一场诗意修行,为深入推进新课标的学习与落实,构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稳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对教材的解读与单元整体教学能力,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语文组以“聚焦新课标,共研大单元”为主题,在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栾怡爱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一系列教学教研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减负提质增效。
前期,在栾教授的带领下,语文组老师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开展大单元集备。栾教授指出单元整体教学应从“大处”着眼,视野从单篇放大到单元,目标从知识放大到素养。通过大目标导向引领、大主题情境营造、大任务架构落实,阐述了如何以大情境创设为基点,整体思考每个部件、每篇课文的在“任务群”落实中应该承担的“职责”,从而架构整个“学习任务群”在这个主题单元的落地点位。
老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下从横向和纵向对教材进行了剖析,站在了大单元的高度,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进行了具体阐述。由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教学,由内容分析为主走向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由只注重教科书走向注重阅读与实践。将大单元的架构、大情境的设计、教材的解读、教学内容的选择、课时备课逐一落实。在大单元的设计中,老师们有了新的思考与体会。
教研活动中,四年级组邹蕾老师展示了大单元教学课例《爬山虎的脚》。
邹老师的课堂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出发,以支架式、任务型单元统整的策略展开教学。以“为爬山虎代言”为目标,创设学习支架,旨在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在方法中学、在快乐中学。在活跃的交流互动中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
宁治宇老师以《蟋蟀的住宅》为例,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大单元教学展示课。
宁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基于学生的习得,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通过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训练,立足制作《小蒜苗成长记》绘本这一大单元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在读、想、写、说中多方面感受了蟋蟀住宅特点及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观察对科学的热爱。
聆听与学习,不仅是智慧的碰撞,更是新思路的启迪。栾怡爱教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上注重了课程内容的整合,同时也注重了活动的层次性的连贯性,在落实单元主题目标和语文要素的过程中更扎实,学生们在课堂上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表达训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亮点,老师们的课堂关注到了班级的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在交流中提升,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能筑师生共同成长。同时栾教授对设计大单元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让大单元集备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袁秀菊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以多年教学经验为引领,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宝贵的建议,并指出学校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要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助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起而行之,坐而论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抱持一颗虔诚学习的心,秉持一份潜心研究的力,拥有一次不负初心的行。每一次研修活动都是一场“拨云见日”的遇见,一路同行,得名师指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远方的风景。教师教不是目的,学生学才是归宿;成长是个人的自觉,成就是团队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