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刚诞生的夏天,浸润着儿童节的喜悦,更弥漫着青大双语艺术节的气息,今年艺术画展的主题是“旅行”,在哪里展出这份环游世界的雀跃更有趣呢?——旅行的起点,梦开始的地方,莫过于我们最熟悉的校园了!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的孩子们,拎着行李箱来到了操场上,共同呈现了一场开放互动的、说走就走的沉浸式艺术展览。
说起旅行,你想到了什么?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环游世界的书籍绘本;四季变迁的永恒记忆;还是源远流长的璀璨文化。是回忆?是经历?还是梦想?
在青岛学双语实验学校的每一天甚至每一节课里,“旅行”都无处不在。我们乘坐着鲲鹏号的“实光”列车启程,沿途看到每一处绚烂的风景,都激发着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敬畏之心;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遨游在知识海洋里放飞梦想的翅膀;并肩同行的每一份友谊,都是来自世界各地跨越时空的温暖默契。
QDUBES号“实光”列车,启程!
旅行中,行李箱是最知晓我们出行心思的好伙伴。每一次出行前,收拾行李的过程,都充满无限期待,所有憧憬,都被整整齐齐收纳进了这十几寸的空间里。
这一次的艺术之旅,孩子们的作品连带着旅行的记忆,都装在了行李箱中,成为一个个趣味的展架,也让“实光·童行”的展览置身于旅行的真实情景中。旅行中每多一份记忆,都被孩子们装进行李箱里,小旅行者们带着艺术和创想与世界各地的文化进行交流,前往各自的梦想之地,让视线容纳更多新奇与惊喜,打包行李,合上行李箱,让我们一起出发!
北京、澳门、尼泊尔、俄罗斯;毕加索、达利、贾科梅蒂、布里托;国画、剪纸、版画、设计、装置……过去的一年我们走过了许多城市,认识了诸多艺术家,尝试了多种艺术形式。
跟着“书本”去旅行,在“阅读”中扩大对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拥有超过一个“人生”的厚度;跟着“大师”去旅行,在“探索”中尝试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像艺术家一样创作;跟着“时间”去旅行,在单向的时间轴中守护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捕捉记忆的永恒;带着“传统”看世界,用形象的方式感知、用工匠的态度实践,以传统瑰宝扣响文化理解的大门。
成长,本就是一次奇妙的旅行,孩子们以“旅行”的方式,收获着各自的进步。
在ESL美术课上,孩子们为自己关心的人设计制作了一张以“善良”为主题的明信片,鼓励学生传播善良和爱。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与同学、老师间的双语讨论、沟通各自的想法,既锻炼了英语语言技能,又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不仅促进了创造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拉近了我们和周围人的距离。通过艺术传播善意,学生们能够连接自己的情感,并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
[ 文字部分滑动,图片固定 ]
ESL海洋课程在过去几周里一直致力于一个令人兴奋的项目,学生们研究和了解各种海洋生物、生态系统和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创造了展示海洋和海洋污染的不同方面的笔记本。通过这个项目,使得孩子们的语言技能,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升。这些小小的笔记为他们对这个项目的认真和专注精神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一个有形的记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特别的东西可以与世界分享。孩子们在创作自画像的同时,用英文词汇剖析自己,这也是一次探索自己身份和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机会。通过画出自己的形象,并用英语单词来描述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外表,孩子们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更加有信心,并发展了更深层次的自我意识。
[ 文字部分滑动,图片固定 ]
在Marle老师的ESL阅读课上完成的“Book Writing”的项目,学生们展示了在英语阅读课上学到的内容。在这个项目中,每个学生都成为了一名作家,结合印刷、作者、插画和一本书的不同部分的讨论,通过写作和设计自己的书,将新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努力创作出独特而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个项目不仅帮助学生们锻炼了语言技能,还培养了大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看到自己的书变成了现实,学生和老师都感到非常自豪,激励、鼓舞学生继续学习和成长。
[ 文字部分滑动,图片固定 ]
艺术项目“MY VISION”的教学目标是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看待和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大家制作了抽象拼贴画和梵高“向日葵”的变体,海洋主题的波普艺术和杯子设计,让艺术与生活巧妙融合,这些与《我的七大洲》书本一起,记录了学生调查的关于大陆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 文字部分滑动,图片固定 ]
学生利用帆布袋、锡纸、塑料袋、泡沫等综合材料创作的一系列艺术品,这种以综合材料相互渗透、排列组合的表现形式,打破常规的理解和看法,合理利用材料的不同特性,感受不同材料带来的不同质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感受能力,激起学生的思考与创造,同时还促进美术教学的趣味性的提升。
[ 文字部分滑动,图片固定 ]
中国水墨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中国水墨画不是简单的用笔画出形象,更是在墨汁渲染下、灵魂在墨意间,传递意境,抒发情感,表达情感。
在中国水墨画作品展示区,同学们通过”与国画大师一起学习”国画系列作品,分享喜悦与创作。学习跟郑板桥学画竹、跟张大千画兰与跟唐伯虎学画山水、跟八大山人学画禽鸟、跟任伯年学画百花等的成果,他们用墨色描绘竹子和花卉的风骨,孔雀和雄鸡的傲美、高山和流水壮美。
娓娓道来四季之美的盛景,《山间的春》、《水中的荷》、《秋天的山》、《冬梅的雪》等作品描绘了孩子们用丹青之笔演绎四季之美的天赋。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主题的团扇和灯笼等作品同样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文字部分滑动,图片固定 ]
剪纸、趣味年画,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学们在课堂上用美术的方式去观察,用形象的方式去记忆,用工匠的方式去实践,在探究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同时,贴近生活实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实光·童行”,既代表了时间最远处无止境的地平线,也代表了我们国际视野的广袤维度。从书本到艺术家,从传统到现代,从绘画到综合探索,在每一位鲲鹏学子成长的旅程中,艺术的对话从未停歇。旅行,是世界与我们“互看”的过程,每一次洒脱的未知探险,都在探寻未来的方向,遇见未知的自己,是自我更新,吸收新文化、打开新视野的过程。
世界在这一次次的“旅行”中迎面而来,正变得触手可及。行走在路上的鲲鹏学子们,正以“望远镜”式的角度审视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我们跟随小艺术家们旅行的轨迹,欣赏这成长世界的万花筒,感受文化理解和谐之美,领略艺术创想的智慧与能量。时光匆匆不复返,我们带着热爱与期待踏上“发现无止境”的旅途,携手同行,探索未知,走向世界,共创未来。
本次画展中的二十幅优秀作品,已被相关评审委员会选中参加“绘画少年的天空·青岛市‘六一’儿童绘画作品联展”,该联展将于金鼎广场6楼“山海志美术馆”展出至6月18日,欢迎大家前去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