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科研强校,我校秉承“教育为生命成长赋能”的办学思想,在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框架下,以培养符合21世纪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公民为目标,开展构建“同融共生”课程体系的研究,为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及综合教育科研能力,根据市北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相关要求,我校日前顺利开展课题研究立项会,同时邀请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庞晖教授为我们进行线上开题指导。
课题研究 助力成长
在教师的个人成长过程中,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教师分享教育生命和感受教育幸福的重要措施,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探索实践为重点,把敬业爱生融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卓有成效的做法和经验。
学科带头 开题报告
语文
在学校“教育为生命成长赋能”教育理念引领下,基于核心素养5C模型的同融共生课程体系,以及学校“书香校园”建设,语文组不断探究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课题研究方面,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单元组主题拓展阅读的有效策略探究”使语文阅读走向深入,走向高阶。
好的课题一定推进了教育教学的进步,本课题将依据最新的课程标准,根据现行的语文教材,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将教材与生活、世界、自我进行有效的融通。构建单元主题拓展阅读的教学模式和操作策略,为高效开展拓展阅读提供参考模式。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在“双减”背景下打造减负增效的高效课堂,践行我校“基于核心素养5C模型的同融共生课程体系”,在我校“PBL项目式学习”特色教学模式与“SEL社会情感教育”的共同引导下,配合“书香校园”的建设,数学教研组一直在努力研究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数学绘本教学正是众多数学教学方法中十分优秀的一种,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开展阶段,绘本教学方法不仅能够给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带来十分明显的学习质量提升,同时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有有效指导。通过绘本教学的有效应用,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更加简单的数学知识学习,让学生们不会再被数学知识的难度所限制,进行更加具体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数学
英语
在我校同融共生的课程图谱中,双语浸润式的跨学科融合课程,一直都是我校三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学至今,英语组也在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理念以及我校跨学科融合课程的理念之下,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在科学和英语融合课程当中做出了较好的课程开发。
我校的英文科学课以Light Up Science及校本研发课程为主要的教材依据,并以CLIL理论作为指导框架,在真实的实施CLIL教学情境中,在研究者和实践者合作的基础上,增进对理论的认知与学习。同时,通过迭代分析、设计、发展和改进CLIL教学的实施及评价,初步建构我校的CLIL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以实现课程开发的目的。最后,通过双语科学课的行动研究,在改进教育实践的同时,探索形成青岛大学双语试验学校CLIL教学的多元路径和策略。通过解决现实中的教学问题,促进教学实践发展。并通过多轮次课例研究,形成体现5C的小学CLIL优质课例,提升育人水平。同时,通过课程的实践,也反思CLIL在我校落地的问题,形成基于本土化以及校本化的CLIL设计原则、实施模型及操作说明,并为其他英语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做好经验基础。
美术组明晰STEAM与小学美术学科融合教学之间的关系,总结STEAM教育理念与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结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结合大单元下的教研集备形式,通过多轮次课例集备研究,反思综合教研集备的问题与优势,探寻基于我校学科融合下教研集备的多元路径和方法。在“美术 +”的教学模式下,将美术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应当找到美术与其他学科所存在的内在联系,让美术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在国家“双减”和我校“同融共生”的背景下,实现教学效率的大大提升,让学生实现减负提效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探究和创新能力,形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模式理论体系,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理论学习、学科融合的能力和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合
专家点评 学术支撑
庞晖教授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指导,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建议,提高了教科研的研究价值、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教师们在庞教授指导后会进一步清楚地意识并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实庞教授的指导、建议,不断完善研究方案、认真开展好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育人为本,科研先行。争出高规格、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成果也是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奋斗目标。学校引进宝贵的资源,搭建教科研机会和平台,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全体教师明确肩上的光荣责任和各自的研究职责,再接再厉,不断探索,不断突破,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才智,奉献汗水,圆满完成课题研究工作,以丰厚的科研成果,回馈领导和同仁的热忱期待,也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