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的顺利过渡,是孩子们学校学习与生活的第一次重要过渡,这次过渡不仅是诸多家长的头痛的问题,也是众多教育专家所关注的课题。随着《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教育政策文件的逐步出台,如何让“科学幼小衔接”不再是一句口号,成为实在落地的教育衔接?
虽然寒潮来袭,但家长热情不减,200余位家长来到现场参与论坛,聆听众多专家的建议与分析。
12月12日上午,山东青大教育集团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首届“学会科学幼小衔接,做与时俱进智慧家长”专家论坛在海滨花园大酒店举行。山东青大教育集团副总经理兼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理事长赵霞、山东青大教育集团副总经理初环海出席现场,同时特别邀请了共同体内的知名专家、校长、园长、家长及山东青大教育集团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各幼儿园成员园长等嘉宾应邀出席,就幼小衔接的各项议题进行多维度的交流和讨论。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关注学生内在生命成长
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进行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培养新生学习兴趣,使儿童在入学后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所有幼小衔接的课程落地,都依托于课堂。跨学科融合,双师带班,双语浸润课程课堂上的愉悦与专注,做中学,学中做,科学幼小衔接,点亮孩子的生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
科学的备战幼小衔接,让成长不延期
家长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教育观念和幼小衔接观念是否应当转变?幼小衔接的是知识还是能力品质的?
瑞安幼儿园园长杨丽菁杨园长作为幼儿园园长这一幼小衔接的一线角色,从幼儿园角度做出了“科学的备战幼小衔接,让成长不延期”的观点分享,从“社会交往”、“自主学习”、“生活自理”及“体能素质”四个要点进行幼小衔接“备战方略”的介绍。
家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取得优异的卷面成绩并不是一件极其困难之事,如何从小养成影响终身的好习惯才是值得家长们不断思考、探索的。家长需要用有效的策略陪伴、引领孩子顺利度过衔接期,整合多方资源,全过程全方位地帮助孩子成长。
爱与语言,改变亲子关系的话语方式
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那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之间应该如何沟通,与孩子之间又应该怎么做呢?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助理教授研究生导师王卓在会上围绕沟通交流的主题进行了“爱与语言,改变亲子关系的话语方式”的演讲。语言作为沟通的直接桥梁,无论是大人与大人或者是大人与孩子,都是需要充满爱意、彼此尊重地交流,家长不是流水线上制造相同产品的工人,而是让花朵沐浴阳光健康生长的园丁。
学会科学幼小衔接,做与时俱进智慧家长
论坛现场,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校长李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助理教授研究生导师王卓,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彭辉,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讲师基础心理学硕士黄艳,青岛瑞安幼儿园园长杨丽菁,全国资深教育媒体人、青岛家庭教育专家团首席专家娄雷,半岛都市报社教育交通中心副主编兼副总经理、资深教育记者魏海洋,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家委会主任高明以圆桌论坛的形式,为到场家长答疑解惑。现场的嘉宾围坐一起,从幼儿园家长如何减轻焦虑、幼小衔接培训班、幼儿的心理过渡期、素质教育培养以及幼小衔接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几个方面,共同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幼小衔接的存在的问题。
论坛到场200余位家长,在专家分享和解读后,无一不表示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在对孩子教育与未来发展的规划上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能否实现科学衔接至关重要。山东青大教育集团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此次专家论坛不仅根据《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青岛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方案》等教育政策文件对目前的幼小衔接工作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使幼小衔接教育更具有前沿性、有效性。
未来山东青大教育集团幼小衔接教研共同体也将为家长们举办更多形式、种类的幼小衔接相关活动,邀请专家、名师从不同角度解读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和实施方法,帮助家长完成幼儿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为入学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