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开展了为期三天的PBL(项目式学习)课程专项培训。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Patrick副校长向参培教师讲授了项目式学习的核心价值,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通过讲授、分组合作多种方式进行了小组合作课堂的“沉浸式培训”。
培训中,Patrick校长按照多元组合方式将参训老师们分组,转换身份为“学生”,在全新的团队中,每位老师放弃原有身份,按照分工自行讨论,担任不同角色,以学生的角度参与课堂,亲身发现课堂小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天的培训中,老师们按照五种角色,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了关于冬天的小组合作。老师们忘我投入,讨论、绘画、记录……最后进行了小组成果的展示和汇报。
在第二天的培训中,Patrick校长以“如何使用艺术和科学使冬天更美丽?”为导入,承接昨日的培训课程。在培训过程中,老师们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虎虎生威”红包。
在最后一天的培训中,老师们小组合作进行天气预报、绘制冬奥时间轴及制作吉祥物,以学生的角度和角色参与课堂,亲身发现课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老师们进行记录与总结,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培训感想
在期初教研学习中,语文组老师们在同融共生的理念下,边学习边思考。李校的社会情感教育使老师们更加意识到学会管理情绪的重要。Patrick校长的演讲深入浅出,用具体的要求和活动使老师们在感受学生的角色,体会学生的需求,更加明确了教学活动应从设计、准备、实施、合作、评价、反思完整地考虑。在介绍小说类文本和非小说性文本的学习时,语文老师们与语文学习进行了对比思考,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使老师在更高的角度理解了文化的差异。同融共生,我们学习、思考、成长。
——语文组
通过三天的学习培训,给我们日常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指导。Patrick校长通过真实的课例,让我们真实的看到了,从课前学习内容、学习材料的准备,到问题式学习的组织,课堂活动的灵活安排。李校进行的“SEL社会情感教育”培训运用情感教学原则,利用各种课堂设问技巧,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知情交融的“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在这样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起了友好而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进一步融洽了教学氛围。师生双方都沐浴在充满民主、安全、信任和理解的气氛中,有利于优化外语课堂教学,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
在今后教学中,我们一定根据社会情感教学原则以及情感教学理论,巧妙构思教学课堂,我将用心去浇灌,让每一朵鲜花都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让每一个灵魂都闪烁出圣洁的光辉。我愿一只只放飞的白鸽在这块沃土中,展现出无穷的活力和神奇的魅力。愿播下希望种子,在这快沃土中茁壮成长,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数学组
通过3天的沉浸式培训,我们对PBL项目式学习以及课程融合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教研思路。正如Patrick校长在培训中所说的那样,PBL项目式学习并没有想象当中那样难以操作,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以问题为导向的PBL课程,通过合理的计划和精心的设计,就能够成为一个以项目为主导的PBL项目式学习。在上学期当中,PBL主要体现在科学的学习中,在本学期当中,英语组也会把PBL项目式学习应用到以单元引领为主的英语学习中,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反思,将培训内容内化吸收,应用到日常地教学实践当中,真正地做到理论引领,实践先行。
——英语组
教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认识到相应课时或单元对学生哪方面能力或素养的提升有所帮助,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或者是实现多种目标。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内容,才能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中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尤为重要的一项环节。
在音乐课堂中首先要创造一个和谐轻快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中心。其次,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问题,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加强在课堂中的人文关怀,考虑到不同孩子的音乐素养水平不同尽力顾及到每一个孩子。在课堂环节的设置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科知识,还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这些知识。
在体育方面,课堂上需要打破固有的常规教学形式,利用PBL项目式学习从孩子个人出发,以集体合作为落脚点,自主探究学习领会体育动作的重难点。在课堂上需要提前布置好教具,关注每一个孩子学习的状态,给孩子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课堂。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有人文关怀,尊重、关心、爱护学生,以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将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与价值观融入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怀涵养心灵,最终培养出求真、向善、臻美的内心充满力量的数字时代公民。
——综合组
经过三天培训,老师们对于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方式的落实与运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合作是为了兼收并蓄成员的长项,从而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此次培训巩固了学校教师团队的归属感,形成相互理解、信任、宽容、尊重的团队合作氛围,增强教师群体的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