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校品质的提升,首先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每周开展“学科教研日”活动,邀请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在内的基础教育专家进校指导,问诊课堂,依托专家引领,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逐渐打造出一支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语/ 文
提质增效|探索新课标下课堂转型
教学与教研犹如两扇翅膀,是平衡教师专业发展的经纬,可以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打造更加优质的语文课堂,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并邀请深耕语文基础教育一线的樊兆宽老师进校指导,旨在真正落实新课标政策下提质增效的目标,探索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转型。
樊老师听取了语文组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他指出,课堂上要始终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给,更要注重过程方法的引领,扩大学生领悟交流的空间,贯彻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学。
针对低年级学生要落实词语基础,在随文识字中学习汉字的音形意义。在理解词语和朗读方面,要从低年级的学情出发,借助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达到理解词语、体悟精神的目的。
针对中高年级要围绕“双线要素”进行授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学方法,更要训练学生用方法。
数/ 学
优化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在每周的学科教研日上,青岛数学基础教育专家刘长金老师深入教学一线,考察了我校数学组6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在听课的过程中,刘老师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授课教师教学的每一环节、学生学习习惯的每一细节,从教育理念、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把脉,并在课后与老师们多次进行评研与交流活动。
/////////
在教学研讨中,刘老师对我校数学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教学环节清晰,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常规训练规范,表达自如,同时也指出了每一位教师需要改进之处,从课堂结构、重难点的突破、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对大家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一线数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聚焦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打造“减负增效”的课堂,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更高效。
英/ 语
专家赋能|聚焦教育教学质量
“双语”是我校最为突出的教学特色之一,为使我校英语教师尽快在教育变革中聚焦新课标,树立新理念,把握新方向,更好地将我校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内容有效融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校特聘请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庞晖教授作为我校英语教学指导专家,开展专项教学指导工作。
每周,庞教授会深入课堂跟进听课,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堂掌控、学生反馈等各个维度进行综合评测。课后分别从宏观上和细微处对每位教师进行逐一指导。
在教研活动中,庞教授与老师们一同探讨和研究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采用的均衡阅读教学法,从核心素养,语音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为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庞教授指出,要先确定各年级语音教学目标,再梳理各年级语音教学内容。结合详细的课例,一起探索语音教学实施路径,引导老师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庞教授和Patrick校长的引领下,英语组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重新进行了梳理,对英语学习活动观与迁移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专家引领教研已成为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以大学教授、各学科专家等组成的智库团队是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倚靠。在专家引领教研的过程中,学校将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最适合自己当下发展的路径和方式,用教师的“精彩”成就学生的“精彩”,让专家“力量”转化为赋能学生生命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