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明知道可能会产生负面结果,却仍然选择拖延的行动,很多人都有或轻或重的拖延症。“患”上拖延症并不可怕,但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纠正自己的行为,就会从拖延逐渐转变成对待生活的消极,从一个阳光向上的孩子,变成得过且过、丧失追求和目标的人。因此,告别拖延刻不容缓,就让我们从一堂社会情感课开始,一起来做行动派!
走开!
青岛私立学校、青岛私立小学、青岛双语学校,青岛大学双语实验学校SEL教研团队为同学们设计了《拖延快走开》为主题的社会情感课程,以帮助学生们缓解拖延行为,更自律科学地进行学习。
在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了到底什么是拖延症,它是怎么样产生的,以及拖延的危害和我们产生拖延的种种原因。
拖延症产生的原因
不感兴趣
当我们把学习视为是被安排的任务,我们就会加深这不是我想做的,只是为了完成要求或避免惩罚,才被迫去做的想法。
积压任务太多
太多作业要完成了,反而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就什么都不做。
自我妨碍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面临某种重要的任务时,为了避免自己表现不佳,有些人会故意为自己制作障碍。
学习情绪
学习情绪与学习拖延有显著的相关性。学习情绪越积极,学习拖延的行为就越少,学习情绪越消极,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越严重。
任务期限相对较长
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去做,所以现在我先放松一下,先去完成其他的事情。
苛求完美
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太想表现优秀得到家长的表扬了,想着各种各样的计划,却一直没有行动。
我们知道了拖延症的产生机制和原因,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摆脱拖延症呢?老师在课上给出了以下建议:
01加强时间管理
02给自己制定目标
03 321法则
04接纳与奖励
05其他方法
老师给同学们设计了精美的自主学习计划表,孩子们认真地将自己的学习安排填进了表格中,从今天做起,用实际行动告别拖延症!